网站首页

媒体聚焦



《河南日报》:郑州航院“服务航空航天产业 扎实推进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

日期:2022-04-20 作者:河南日报社 史晓琪 研究生处(学科办)刘慧岭 杨波 浏览次数:

4月20日,《河南日报》专题报道我校“服务航空航天产业,扎实推进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

报道指出,郑州航院生于航空,长于航空,根植于航空工业70余年。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办精经管类学科、办强航空航天类工科,强化以航空航天类工科为主、经管类学科和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持续为航空航天产业赋能增效。

文章从“赓续空天报国红色基因,为航空航天产业输送特色人才”“”聚焦行业区域战略需求,为航空航天产业注入技术动能"“强化理论创新策源功能,为航空航天产业提供智力支撑”三方面对我校强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错位发展,服务空天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助力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详细报道。

 

报道全文:

郑州航院:服务航空航天产业 扎实推进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是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生于航空,长于航空,根植于航空工业70余年。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办精经管类学科、办强航空航天类工科,强化以航空航天类工科为主、经管类学科和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持续为航空航天产业赋能增效。

赓续空天报国红色基因,为航空航天产业输送特色人才

特色人才培养是特色学科建设的第一要义。郑州航院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多措并举,建校70余年为中国航空工业和航天事业输送了16万余名专业人才。

注重航空文化育人,引领学生成长。郑州航院不断创新课堂内外思政育人方式,以贴近学生、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素质教育和报国情怀教育。围绕“航空航天文化做主题,多元文化为基础”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建成3个院部航空航天文化展示区和2个主题餐厅,形成以航空文化馆为主体展区的“1+N模式”航空文化品牌群。通过航空文化长廊、航空科技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项目与品牌,不断扩大航空航天文化品牌形式、持续完善文化体系内容,形成了“知航空、爱航空、为航空”的特色文化。

注重航空实践育人,服务学生发展。坚持“无课不思政、无课不能思政”的理念,深度挖掘学校空天报国元素与内涵。开发共享航空类课程思政案例库,打造研究生课程思政品牌学院,排演航空主题话剧,带领学生走访航空企业、探寻发展成就、开展航空科普,培育以“航空励志航空益智航空惠民”为主题的“大爱航行”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航空科普、智力扶贫和服务区域经济等志愿服务活动。

注重航空协同育人,助力学生成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育人理念,以思政育人为抓手,强化多元合作办学机制。加强与北航等航空类高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中航集团、中国航发等航空企业的合作共建,提升人才培养针对性和精准性,在协同育人中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构建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为学生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聚焦行业区域战略需求,为航空航天产业注入技术动能

“航空产业技术”学科群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重大战略,聚焦“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资源依托航空航天、建设突出航空航天、发展聚焦航空航天,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为名誉院长。近年来,郑州航院服务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亮点不断。

主线研发取得新突破。依托航空工业行业体系和民航局省部共建政策资源,以研发工业级无人机为主线,成立了无人机研究院和无人机创新团队,目前已完成了郑航系列无人机的验证飞行,填补了我国中大型无人机的研发空白,其中“郑航一号”无人机可以载重200公斤,在空中可以连续飞行8小时以上,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和河南省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

资源整合开创新局面。建成航空材料与应用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航空复杂件制造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航空功能材料与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整合航空先进材料、航空安全、航空通信与信息处理等重点领域的优势特色学科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通用航空技术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获批河南省民航安全与可靠性国际联合实验室。

技术攻关展现新作为。致力为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农林植保以及病虫害防治提供更好的机身平台和飞行技术支撑。研制的机载激光目标探测系统在新型号飞机上列装试飞,低慢小目标探测与识别系统经过在新郑国际机场的试验后进入公安部第二批采购名录,接受成果转化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

强化理论创新策源功能,为航空航天产业提供智力支撑

“航空经济与管理”学科群依托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围绕与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紧密相关的创新治理、资源配置、创新体系、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综合性战略与政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跟踪研判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前沿动态。联合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发布航空经济和航空物流相关指数;创新性地提出了航空经济发展的“郑州模式”,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发展提供了支撑,航空经济研究引领能力日益增强。

培育建设航空技术经济高端智库。依托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强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航局、中航工业等机构合作,河南科技智库航空技术经济创新研究基地已获批河南科技智库研究基地,并与郑州大学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河南省经济社会大数据应用与创新开发研究院等联合开展航空相关交叉学科科技攻关项目,不断挖掘强化智库在航空技术经济发展中的“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功能。

引领推动航空产业链创新链升级。围绕航空物流、航空数据治理与大数据分析等中国航空产业实践,加强与国际航空经管领域顶尖专家合作,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研究重点,面向全国航(临)空经济实验区和航空制造与服务企业,探索中国航空经济发展新模式、民航高质量发展新理念、航空大数据发展新业态、航空物流与生产管理新方法,创造一批重大原创性文章、专著、产业规划、研究报告和决策参考,“发挥通用航空作用,加快我国航空应急体系建设”等30多份决策咨询报告得到河南省政府领导批示和采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郑州航院正在以前瞻30年的眼光,紧扣建设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主线,强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错位发展,打破学科壁垒,守正创新,通过文理渗透、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下好学科整合先手棋、打好发展主动仗,形成不可替代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优势,推动航空航天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空天领域重大战略需求,更强助力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道链接: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2-04/20/content_561145.htm 


上一条:《河南日报》专题报道我校牵手郑州航天电子公司联合共建航天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
下一条:顶端新闻报道我校校友援建非洲的故事

关闭

大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邮政编码:450015| 龙子湖校区地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 邮政编码:450046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99-2019 版权所有    | 内容管理:党委宣传部 、党政办公室    |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浏览器使用IE7以上版本
           

豫ICP备05002444号-1